“網紅”圖書館如何長紅
http://www.wxhgws.com2024年12月03日 09:36教育裝備網
在充滿city感的上海市徐匯區(qū)中心,以“徐家匯書院”IP形象回歸的徐匯區(qū)圖書館自去年年初開放以來人氣一直很旺:平均每天到館超過5000人次,周末超過1萬人次,今年國慶假期最高達2.2萬人次。在上海,不少圖書館都通過轉型升級獲得了持續(xù)“熱度”,它們是居民15分鐘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可以閱讀、休閑、消費的文旅融合空間。
這些通過新的形象和功能改造的圖書館,其實和當前一些書店的“轉型”邏輯類似,都是致力于打造成為一個多元化的文化空間,而不再僅僅是傳統(tǒng)的“閱讀空間”。如在這些圖書館里,除了借書、閱讀、自習外,還可以參加一些展覽、講座活動。有的圖書館,甚至真正成了集閱讀、展覽、旅游、夜校、文創(chuàng)、餐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開放型文旅空間。很多年前就有聲音呼吁,讓圖書館成為“第三空間”。一定程度上說,目前不少“新”圖書館就是在接近這一點。并且,就受歡迎程度而言,這種轉型也可以說是成功的。
對圖書館的這種新的轉型方向,也有不同的理解。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說,這些“新”圖書館的“流量密碼”主要在于強化了自身的打卡功能,營造的是一種迎合當下年輕人消費、文旅體驗偏好的休閑空間。很多人去往圖書館,首要目的其實變成了“打卡”,是重在體驗一種氛圍,而非真正參與閱讀。那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圖書館正在經歷一種“異化”?
對此,不妨辯證看待。一方面,當在功能和運營模式上均呈現(xiàn)出新面貌的圖書館成為人們的向往之地,并能夠人性化地滿足當下社會的一些真實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無論如何都應該樂見其成。像之前就有媒體報道,一些社區(qū)圖書館,因為“館貌老化、設備缺、新書少、環(huán)境差”而無人問津,這顯然非理想狀態(tài)。因此,對于圖書館的功能“轉型”和定位的“更新”,社會大可抱持開放的態(tài)度。退一步講,一些“新”圖書館靠展覽、講座、夜課等吸引年輕人,這本身其實也可以說是一種“閱讀”功能的延伸。
當然,另一方面,不管圖書館如何“進化”,其最基礎的功能還是在于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并承擔著引導社會閱讀風尚的責任。據(jù)此,在“促進全民閱讀,構建書香社會”的今天,各類圖書館在創(chuàng)新運營、開辟多元化功能的過程中,也不妨更有針對性地通過更好的服務及環(huán)境建設,來進一步滿足閱讀愛好者的需求,特別是強化年輕人對閱讀的興趣。
比如,更加重視書籍的更新速度,提升藏書質量,優(yōu)化借閱流程,為閱讀者提供人性化的閱讀空間等。如一些圖書館專門開設分類閱覽座席,將自習室、少兒閱讀區(qū)、盲文閱讀區(qū)、閱覽觀景臺等區(qū)域進行相應的區(qū)分,甚至提供24小時開放的閱讀座位,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
。ㄗ髡呦得襟w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