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少年兒童“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寄語的通知
http://www.wxhgws.com2020年06月01日 14:17教育裝備網
教基(2020)2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廳(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2020年5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寄語廣大少年兒童,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寄語,對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F(xiàn)將有關學習貫徹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刻領會“六一”寄語重大意義,掀起學習熱潮。習近平總書記的“六一”寄語,情真意切、內涵豐富,是廣大少年兒童“六一”兒童節(jié)最寶貴的節(jié)日禮物。寄語充分肯定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廣大少年兒童展現(xiàn)的良好精神風貌,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提出了殷切期望,對各級黨委和政府、全社會關心關愛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要求,充分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是做好新時代少年兒童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教育系統(tǒng)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迅速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寄語的熱潮,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力量,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年兒童的殷切期望轉化為推動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二、教育管理部門要立即研學,明確任務。各地教育管理部門要把學習領會“六一”寄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結合起來,通過召開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專家解讀等方式,迅速開展集中研學,領會寄語的深刻內涵和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改革任務,完善政策舉措,不斷提高本地教育質量和水平,解決好教育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環(huán)境。
三、學校領導班子要集中聯(lián)學,明確責任。各地中小學領導班子要以學習“六一”寄語、深化學校改革發(fā)展為主題開展聯(lián)學活動,學校主要領導要進行導學、釋疑解惑,班子成員要結合分工交流思想認識和落實舉措,要把學習“六一”寄語融入到學校教育工作全過程,落實到日常管理服務各環(huán)節(jié)。學校領導班子要把握好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用好抗擊疫情中形成的寶貴教育資源,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偉大壯舉。要進一步健全德育工作長效機制,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要強化黨建帶團建、隊建,發(fā)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的育人作用。
四、黨員骨干教師要帶頭領學,明確使命。中小學黨員教師、骨干教師要深入學習“六一”寄語,不斷加強理論武裝,不斷深化思想認識,率先在理論上強起來、業(yè)務上硬起來,切實做到學深悟透、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要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帶動學校所有教職工通過政治學習、集中研討、集體教研等方式,準確領會掌握寄語的核心要義,轉化為教育教學的實踐行動,切實承擔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自覺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當好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五、中小學生要踴躍誦讀,明確志向。中小學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復學第一課”、國旗下講話、主題演講、班級晨讀、班會學習等活動,通過誦讀認真學習“六一”寄語,引導學生深刻領會“少年強則國強”的重要內涵,充分認識肩負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歷史重任,牢固樹立當好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意識,進一步樹立學習目標和遠大志向,從小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煉強健體魄,不斷增強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六、多渠道多方式組織學習,增強效果。各地要加強對學習“六一”寄語的指導和督促落實,確保學習活動落實到每一所學校,傳達到每一名教師,覆蓋到每一名學生。要綜合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類媒體,采取生動鮮活的宣傳方式,廣泛宣傳解讀“六一”寄語,密切家校協(xié)同,調動社會各界共同關心關愛少年兒童。要及時宣傳報道各地典型經驗,不斷豐富學習內容,形成良好輿論氛圍,確保學習活動取得實效。
各地貫徹落實情況請及時報告我部。
教育部
2020年6月1日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